【信息來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信息時間:2021/01/26 閱讀次數: 】
【字號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關閉】
2020年克拉瑪依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國令第711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0號)要求,在2020年度克拉瑪依市各區人民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年報的基礎上編制。
報告全文包括克拉瑪依市人民政府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總體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以及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數據。
本報告中所列資料數據的匯總統計期限從2020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死斠朗?、區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鄉鎮人民政府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已在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全文公開。
一、總體情況
2020年,克拉瑪依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做好“六穩”“六?!钡戎攸c工作,大力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不斷增強政務公開及政府信息公開質量和實效,增進公眾對政府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一)強化組織保障,完善工作機制。
1. 強化組織領導,健全組織體系。
依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明確市、區政府辦公室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做好日常指導監督、考核評估工作。同時,明確市、區政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具體抓,辦公室(綜合科)專人負責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實現了政府信息審核、公開工作一體化。
2. 持續監督檢查,規范考核評估。
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國辦發〔2020〕17號)、《關于印發2020年自治區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新政辦發〔2020〕46號)為工作指引,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公開主管部門職能,每月印發工作提示,安排部署政務公開每月重點工作,明確責任單位,細化工作任務,每月對各部門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檢查,確保政務公開工作落到實處。
3. 加強業務培訓,打造專業隊伍。
年中就政務公開重點工作任務,認真組織各部門再次學習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照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要求其認真履行政務公開職責,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嚴格落實“三審三校”制度,確保公開政府信息的準確性、時效性。
(二)持續推動落實,增強公開實效。
1. 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體系基本建立。
一是積極推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工作的安排部署要求,克拉瑪依市于2020年3月全面啟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通過組織專題業務培訓、“兩上兩下”等方式,指導、督促各區、各部門開展編制工作,形成市、區、街道三級聯動。2020年6月底,克拉瑪依市在全疆率先完成并公開140家政府部門,13個街道辦事處及2個鄉鎮人民政府,涉及2000余個政務公開事項的標準目錄,實現市、區、鄉鎮(街道)三級全覆蓋,政務公開制度體系科學化、規范化進程明顯加快。
二是以權責清單為基礎,強化用權公開。深入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各級行政機關依法公開工作職能、機構設置等信息,全面展現政府機構權力配置情況。全面向社會公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權責清單、財政預決算、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法定政府信息。各行政執法部門均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新疆)公開了“雙隨機一公開”實施細則、隨機抽查事項清單、隨機抽查市場主體名錄庫、隨機抽查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及時公開了綜合監管和檢查執法信息,同時按照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要求,通過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市誠信網等渠道主動公開相關信息。
三是持續加強政府信息管理。集中統一公開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規范性文件,并動態更新,提供在線查閱、檢索、下載等服務,初步解決了行政規范性文件底數不清、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政府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出臺前,均能通過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公布草案和決策依據,并對意見采納情況進行反饋。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涉及民生領域的相關事項,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列席市政府常務會等會議,充分聽取公眾意見,擴大公眾參與度,提高決策透明度。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開設了政府會議、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欄目,及時公開了政府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的召開情況及主要內容、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答復意見,做到“應公開、盡公開”,以公開促進依法行政和政策落地見效,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
2. 聚焦“六穩”“六保”,以政務公開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政策解讀回應全鏈條體系基本建立。積極踐行“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2020年新修訂的《克拉瑪依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中繼續將“推進政務公開”作為專門一章,對政策發布解讀、回應社會關切等提出明確要求。出臺的各類政策文件,特別是涉及保就業、保民生等“六保”有關的政策信息,嚴格落實文件密級屬性和公開屬性審查后,第一時間以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克拉瑪依日報、克拉瑪依零距離、召開新聞發布會等渠道對外公開發布,同時將政策解讀材料以簡、短、精的文字、圖片、視頻消息等形式進行推送,積極釋放“正能量”。政策發布后,各級行政機關密切關注社會反應,對誤解誤讀及時作出回應,穩定市場預期。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基層政策執行人員的培訓,確保各項經濟便民政策在宣傳執行環節不走樣,全面惠及市場主體。
二是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及市場監管信息全面公開。依托自治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及時規范公開克拉瑪依市行政許可等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流程、辦理條件、辦理材料等信息,方便群眾查詢、辦理,提升服務效能,同時,設立查詢公示專題專欄,集中公開服務清單、信用信息等,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透明化,有效提升政務服務便民化水平。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建立 “市場監管規則與標準”、 “市場監管業務小助手”欄目,集中統一向社會公開國家、自治區有關市場監管的規則、標準,保證監管的公正性,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3.持續推動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政務公開作用不斷增強。
一是加強公共衛生領域信息公開。在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及時通過市政府門戶網站、政務新媒體等多個渠道向公眾通報準確權威的疫情防控信息5000余條,密切關注涉及疫情的輿情動態,針對相關輿情熱點問題,快速反應、正面回應,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采用“線上線下”同步宣傳公共衛生知識,在市政府門戶網站設立專題專欄,及時轉載發布國家部委、天山網等官方渠道有關疫情防控、公共衛生知識等信息,同時通過張貼海報、入戶宣傳開展針對性的宣傳活動,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知曉率普及率,提高群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
二是持續做好重大建設項目批準與實施領域、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市發改委、自然資源局、水務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等部門按要求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集中公示了批準服務信息、批準結果信息。市自然資源局按職責權限及時公開土地供應計劃、出讓公示公告及出讓結果信息。
三是持續做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開設專題專欄,全面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扶貧政策、扶貧資金項目計劃、分配結果、中央直達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等信息。及時公開教育政策和義務教育招生范圍、條件、學校情況等信息。深入推進住房建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公務員招錄、人才就業、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境等領域政策文件信息公開。
4. 規范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拓寬交流互動渠道。
一是持續優化工作流程。明確申請接收、登記、辦理、審核、答復、送達、歸檔等工作程序,統一文書格式,增強答復內容的規范性、針對性,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管理。2020年克拉瑪依市共受理公民、法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案件23件,均予以規范答復,未引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切實做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件件有落實、有回應。
二是強化輿情回應。市政府各部門均建立完善了與宣傳、網信等部門的快速反應和協調聯動機制,針對網民反映的熱點問題,通過國務院“互聯網+督查”、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市、區政府門戶網站等渠道及時準確回應涉及我市經濟社會重大政策、影響黨和政府公信力等方面的政務輿情。
三是政府服務熱線作用凸顯。整合17條服務熱線至12345政府服務熱線,統一通過“12345”政府服務熱線,宣傳法律政策、傾聽群眾呼聲、解決群眾困難,在黨和政府與百姓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2020年至今,共妥善處理5.66萬件群眾反映的問題,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5. 持續推動政務公開載體建設。
緊緊抓住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作為政務公開重要載體的建設和發展不放松,不斷強化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建設和管理工作。2020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主辦的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發布政府信息共計13000余條。
一是以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為依托,推動政府信息規范公開。年內建成市、區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統一頁面設計,優化欄目設置,通過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發布權威準確的政府信息,構建政府信息內容全面、便于獲取利用的便民環境。
二是堅持以“人工+技術”自查整改為手段,持續提高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規范化水平。將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建設和管理工作列入政務公開年度考核指標,并納入領導班子績效考核體系中。同時,根據《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每月印發工作提示,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力求問題整改到位,實現政府網站合格率達100%。
三是以安全運行為支撐推動政府網站建設。落實安全管理要求,嚴格落實重要時段政府網站24小時值班制度,督促各級主辦單位扎實做好安全風險排查和安全加固工作,開展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等內容的應急演練。
6.工作考核、社會評議和責任追究結果情況
將政務公開考核工作納入績效考核,完善本年度政務公開考核細則,確??己酥笜藵M足政務公開新形勢新目標要求,以嚴格考核促工作落實,組織對全市38個行政機關開展政務公開工作考核,其中考核結果被評為優秀單位的28個,被評為良好單位的有8個,2個單位被評為合格,未發現應公開未公開等責任追究情況。同時配合做好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工作,及時發現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落實整改。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新制作數量 |
本年新公開數量 |
對外公開總數量 |
規章 |
0 |
0 |
1 |
規范性文件 |
25 |
25 |
197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許可 |
395 |
44 |
418818 |
其他對外管理服務事項 |
537 |
-43 |
605482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處理決定數量 |
行政處罰 |
2468 |
1611 |
591339 |
行政強制 |
129 |
-22 |
1198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上一年項目數量 |
本年增/減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85 |
-12 |
|
第二十條第(九)項 |
|||
信息內容 |
采購項目數量 |
采購總金額(萬元) |
|
政府集中采購 |
626 |
85521.4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企業 |
科研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12 |
11 |
0 |
0 |
0 |
0 |
23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11 |
4 |
0 |
0 |
0 |
0 |
15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1 |
6 |
0 |
0 |
0 |
0 |
7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1 |
0 |
0 |
0 |
0 |
1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處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總計 |
12 |
11 |
0 |
0 |
0 |
0 |
23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結果維持 |
結果糾正 |
其他結果 |
尚未審結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 主要問題
1. 政務公開時效性、規范性有待加強。部分部門政務公開內容不具體,重點不突出,公開內容不及時。
2.政務公開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各部門政務公開人才隊伍專業技能參差不齊,對依申請公開案件答復意見的審查把關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進情況
1. 開展政務公開規范化提升專項活動。組織各部門嚴格按照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持續完善公開事項標準、規范公開工作流程、拓展政務公開載體,實行“一月一提示,一月一檢查,一季一通報”工作機制,督促責任部門自查自糾、及時改進,深化政務公開內容范圍與質量,主動向社會公開發布政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2.加強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綜合運用業務培訓學習、線上線下教學等有效形式,加大對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切實提高政府信息的公開實效質量。
關于以上報告,熱忱歡迎社會各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2021年1月26日